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汤荣光
机构地区:[1]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江苏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50-58,共9页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意蕴与实践价值研究”(22AKS012)的阶段性成果;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型构与实践价值研究”(2021FZX01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文明观作为历史观表达样态和价值尺度,打开了人类认识自身本原本质并探求进步的实践路向。文明观样态迭变蕴含思维奥秘,呈现认知模态繁复图景,亦展现文明认知的悖论,透射出精神与本原的复杂关系。文明观碰撞的根源隐含社会生产方式背后的利益纠葛,彰示人的本质并保留理性认知的辩证样貌,掩藏仇视和敌对的思想印痕,展现民族解放和人类生存际遇的价值选项。文明观升华的视窗内嵌社会变革的价值向度与文明阶段性发展的特质,内蕴文明归属与国家发展道路的意涵,表征文明独特性及其交往的空间,聚合文明认知的方法和标准。顺承于此,渐次展拓脉络化阐证文明观发展样态、矛盾结构、致思路径的逻辑链条。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B0-0[文化科学] G02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2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