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
出 处:《东吴学术》2024年第5期117-128,共12页Soochow Academic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地方政府培育行业协会的调适性治理研究”(19CZZ 028)阶段性成果。
摘 要:转型时期的中国既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在利益分化、各类社会矛盾激增和集中爆发的高风险期,如何有效应对各类群体性事件,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重大挑战。本文将群体性事件的应急管理置于公共价值理论的视域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近些年来37个具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政府在群体性事件的应急管理过程中,在现行法治框架内依法行政且灵活地掌握好执法尺度是提高应急效能的充分且必要条件;在组合变量路径分析中,主动沟通、处置方式和媒体引导分别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信息公开、预警机制和应急联动等方面有待改进;从“政社互动”角度而言,当前政府在应急管理中主要遵循政府单向主导、双向互动和混合型三种模式,各种模式在适应情况和应急绩效上存在一定分野。未来,政府在群体性事件的应急管理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公共价值的维护和实现,从而更好地提高应急管理效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