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海侠 封安强 谢志远[3] 李德春[1] 邵国庆[1]
机构地区:[1]徐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221000 [2]徐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221000 [3]徐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221000
出 处:《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4年第7期869-872,共4页Modern Intervention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Gastroenterology
基 金:江苏省十四五医学重点学科项目(ZDXK202237);徐州市临床技术骨干研修计划项目(2020GG015)。
摘 要:目的 评估X线联合内镜技术在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梗阻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X线联合内镜置入空肠营养管的24例行胃癌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吻合口梗阻原因,统计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症状缓解率及置管并发症,对比置管前及置管后患者血白蛋白、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结果变化,消化道造影随访吻合口阻解除情况。结果 结合内镜及消化道造影评估结果,24例患者中,15例为单纯吻合口水肿继发吻合口狭窄,5例为吻合口狭窄伴发胃瘫患者,4例为吻合口成角患者;置管成功率为87.5%(21/24);置管操作时间平均为47.9±11.1mim;置管成功患者症状缓解率为100%(21/21);置管并发症包括鼻咽部轻至中度疼痛、鼻腔少量出血以及呕吐;置管前、后血白蛋白均值分别35.4±5.9 g/L、34.5±6.0 g/L(P>0.05);置管前后血白细胞均值分别为6.9±4.3、8.3±4.0 10^(9)/L;置管前、后C反应蛋白均值分别为39.8±41.7、20.6±26.0 mg/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消化道造影随访结果显示:21例成功置管患者中的18例患者置管后7-31天内吻合口恢复通畅,拔管后逐步恢复自主饮食,2例吻合口成角患者42天后仍无法恢复经口饮食,予再次外科手术处理。结论 X线联合内镜技术作为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梗阻患者肠内营养通道重建的一种方法,安全、有效、并发症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0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