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郝彧[1] Hano Yu
机构地区:[1]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8期71-78,共8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时期黔西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22FMZB007);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团队培育项目“西南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式现代化协同推进机制研究”(2024GTT-TD14)阶段性成果。
摘 要:南方丝绸之路与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等走廊通道共同构成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宏观图景。它通过藏彝走廊北连河西走廊,中通苗疆走廊,南接南岭走廊,是连接西南民族地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纽带,构成西南边疆各民族交汇共生的线性空间,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记忆。它将西南民族地区勾连成为互通的区域,发挥了经济大动脉和文化传送带的功能,有力促进各民族人口、商品和文化流动。沿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了区域社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形成合作共生的互嵌式社会。人口、商品和文化流动以线带面推动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整合,增进了各民族的社会紧密性、经济依存性和文化共同性。推动南方丝绸之路的现代性重构,加快民族走廊互联、交通路网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圈层经济社会重塑对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和深度交融有积极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