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琦佳 Wang Qijia
机构地区:[1]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
出 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4年第9期35-43,共9页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基 金: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中国电影的主体性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4BC05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电影本体的讨论向来是电影研究的核心,随着哲学界关于经典主体讨论的失效、技术发展的更新迭代,电影艺术的自动机制问题日益凸显。自动机制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超现实主义运动下关于自动主义创作的方法上,强调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偶然性”与“自动性”。而电影作为技术的产物与机械自动的时代紧密相接,将人与电影的关系放置在了全新的位置。由此,电影作为“自动机制”的畅想走向了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践,将电影的构成方式与本体意义推延至了全新的领域,电影成为了机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8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