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苗家豪 Miao Jiahao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4年第9期100-109,共10页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基 金: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陕甘宁文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6&ZDA187);2023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领航人才基金项目·博士自由探索项目“《东北日报》(1945—1949)文艺活动研究”(项目编号:LHRCTS2304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电影在20世纪40年代的哈尔滨是作为民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而存在的,电影也是中共领导文艺并贯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重要手段。当民众文化需求与文艺界的领导权发生碰撞时,哈尔滨的院线就形成了上海片、苏联片、中共的“自创文艺作品”“三足鼎立”的态势,这种态势是一种哈尔滨乃至东北解放区早期文艺的一种中间状态,《东北日报》作为中共在东北解放区所创办的最为重要的刊物,其中的广告串联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电影发展史与中共领导的电影业的坎坷历程,也呈现了中共在这种“文艺中间状态”中所做的调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8.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