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范云朋 王先达 李林桦 Fan Yunpeng;Wang Xianda;Li Linhua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 [3]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商学院
出 处:《中国物价》2024年第10期55-61,共7页China Price Journal
基 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金融监管学”重点学科登峰计划;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交办项目“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基于跨市场传染的分析”(2022MGCZD011);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启计划“‘双碳’目标下企业气候风险度量、影响与应对研究”(2024QQJH119);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健全金融监管体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2018JRSA01)。
摘 要:当前,在我国致力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支持绿色发展。绿色产业政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可以降低企业信用风险对于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发展至关重要。《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作为绿色产业政策的顶层设计,对绿色产业的边界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泛绿化”现象,有助于绿色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16-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以《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绿色产业政策对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产业政策可以显著降低绿色企业的信用风险;机制分析显示,绿色产业政策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声誉和缓解融资约束两条路径降低绿色企业信用风险;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企业和低市场化地区的企业中,绿色产业政策能够更显著地降低企业信用风险。本文研究丰富了绿色产业政策的微观经济效应,为我国进一步推动绿色产业低碳转型、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分 类 号:X322[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F832.51[经济管理—金融学] F275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7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