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秦前红[1] 罗世龙 QIN Qianhong;LUO Shilong
出 处:《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7-26,共10页Journal of Jiangh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完善研究”(22ZDA040)。
摘 要:随着比例原则在全球影响力的显著增强,中英两国都面临着合理性原则何去何从的难题,观察、引介和反思英国学界的有关争论有益于我国相关讨论。回顾历史可知,判断标准具化、审查程度加深和干预范围扩张是合理性原则勃兴的体现。针对合理性原则的传统批评聚焦于司法技术欠佳和对责任制的侵蚀这两方面,回应者采取澄清、辩护与修正的复调策略予以针对性应答。比例原则引入后,既往争论转向合理性原则应否被彻底弃用。对此,存在统一论和二分法说两种迥异主张。经双方在辩论中不断改造自身论点,两大原则实有同化之势。回首这场争论可见,真正影响司法保障人权成效的关键因素并非司法工具,而是人权观念和法院在一国中的宪法地位。因此现阶段在我国,与其纠结比例原则应否取代合理性原则,不如思考如何改善权力配置结构和人权观念来实质性促进法院借行政诉讼保障人权的成效,这才是未来出路所在。
关 键 词:合理性原则 比例原则 《人权法》 人权观念 权力配置结构
分 类 号:D921[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8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