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外交规范的本土化及其困境——以东盟地区论坛(ARF)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紫莹 虞群 

机构地区:[1]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39

出  处:《思想理论战线》2024年第4期96-103,共8页Front of Thought and Theory

摘  要:成立于1994年的东盟地区论坛是亚太地区最早引入预防性外交规范并成功实现本土化改造的政府间多边安全对话机制。论坛对预防性外交规范的内化受国际、地区安全环境的影响,但更多的是东盟策略选择和主动塑造的结果。根据以上两大因素,可将预防性外交规范在论坛的本土化进程划分为规范探索、蓬勃发展、曲折前行三大时期。经过30余年的发展,论坛已逐步构建了独具东盟特色的预防性外交规范,该规范以合作安全观为内核,以追求东盟中心地位为战略目标,奉行不干涉主义和最小制度化的原则。规范在培育信任合作文化、防止暴力冲突等方面发挥了建设性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受大国战略竞争与东盟内部分化两大因素的挑战,预防性外交规范未来的发展仍面临困境。东盟地区论坛的实践探索也为我国在引领预防性外交发展、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稳定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留下更大空间。

关 键 词:预防性外交 东盟地区论坛 规范本土化 合作安全观 安全对话机制 

分 类 号:D814.1[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