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文凤[1]
机构地区:[1]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哲学与党史党建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3
出 处:《求索》2024年第5期72-81,共10页Seeker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科技领域道德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2&ZD044);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工程重点项目“湖南红色文化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3ZDB01)。
摘 要:人类社会经历了不同的文明形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智能社会,人类文明也逐渐呈现出智能文明的样态。在智能文明阶段,以往受地域等限制并具有相对确定性的“固态社会”正飞速转向时空模糊化且不确定的“动态社会”,人类社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新的变革需求。面对智能技术域带来的各种机遇与变革,探索智能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中国深刻认识到文明发展的历史规律,提出应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强化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维护国际共同安全;打造智能协同的治理模式,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以期为世界智能文明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中国方案。
分 类 号:F49[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D64[政治法律—政治学] C91[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30[社会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