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世城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评论》2024年第5期10-18,共9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事件理论视阈下的中国网络文艺批评研究”(项目编号:22AA001);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基地2024年度科研类规划项目“数字经验与新媒介想象力:网络视听中的虚拟主体性研究”(项目编号:24YB112)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网络”正在以另一种现实的姿态,深刻地重构和形塑着当下的视听艺术内容生产的想象力。传统摹仿论意义上的想象力是基于真实客观世界的经验性想象,艺术生产者以感性知觉经验为素材;而超验想象力是生发于拟真网络世界的架空式想象,其生产材料取材于由虚拟媒介“数据库”所建构的数字经验。而人作为历史性的存在,审美的变革最终指向的是人的存在方式,在网络拟态环境中成长的“网生一代”,对于超验想象力有着巨大的审美(消费)需求,网络视听作为精神产品,通过超验想象力获得了差异性的拟真体验。在审美体验和文化消费中,超验想象力为当代青年群体提供了从日常生活的千篇一律中解脱出来的精神慰藉与心理救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2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