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勇[1] 李五志 XIE Yong;LI Wuzhi
出 处:《湖南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108-114,共7页Social Sciences in Huna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立法研究”(编号:18VHJ016)。
摘 要:为了实现守信激励机制法治化,需要对守信作形式化处理,为此本文引入了法学上的构成要件理论。依据社会信用建设的内在规律以及当前各地认定守信的实践经验,作者认为构成守信的客观方面应是遵守社会信用义务的行为习惯,而非单一行为。这种具有重复性和连贯性的行为习惯不是动作的简单重复,而是社会成员根据社会信用义务的要求自觉的可预期的行为常态,是守信激励机制的调整对象。将守信构成要件中的客观方面界定为行为习惯,不仅凝练了我国社会信用建设实践现有的成熟经验,为守信激励机制法治化提供学理指引,而且契合了社会信用建设的目标,直接聚焦于社会主体的信用人格。
分 类 号:D922.1[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