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晓航 CHEN Xiaohang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 处:《中国法律评论》2024年第5期160-169,共10页China Law Review
摘 要:根据传统国际法学的主流观点,格劳秀斯被尊称为“国际法之父”,其著作《战争与和平法》享有崇高地位。在晚近二十多年国际法史学兴盛的背景下,西方学界从文本和事件的视角开始重新考证格劳秀斯“国际法之父”的地位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格劳秀斯现代性问题。进一步考察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格劳秀斯在国际法学内部的地位演变过程,可以推进对格劳秀斯现代性问题的反思。在19世纪的国际法学叙事中,格劳秀斯并未享有当然的特殊地位,其著作往往是与维多利亚、沃尔夫、瓦特尔等公法学家的著述被并列引用和提及的。格劳秀斯被奉为“国际法之父”,是20世纪欧美国际法学界合力推动的结果。从知识发生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格劳秀斯的现代性问题,能够在认知论和本体论层面深化对国际法学欧洲中心主义要素的批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2.24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