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改革观及其历史地位  

Deng Xiaoping's Outlook on Reform and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凤城[1] Yang Fengcheng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北京100872

出  处:《党的文献》2024年第4期67-72,共6页Literature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摘  要: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搞什么样的改革、怎样进行改革,构成邓小平改革观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着眼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深刻认识时代主题变化和世界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的特点,重新思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认为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绝非仅有苏联模式这一条道路,改革是为了实现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他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释放和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此必须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在推进改革中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改革的方法论上,他主张要把解放思想、大胆闯大胆试与稳步推进、及时总结经验结合起来;把鼓励先行先试、摸着石头过河和“不争论”“允许看”“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有领导有秩序地推进改革结合起来;正确把握改革与稳定的关系;等等。邓小平提出的这些原则和精神,为改革事业提供了方向和基本遵循,具有开创和奠基意义,贯穿于改革开放4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中。

关 键 词:邓小平 改革开放 改革观 现代化 解放思想 

分 类 号:A849[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