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青浦江南武术院 [2]上海市青浦区赵巷镇规划建设办公室
出 处:《非遗传承研究》2024年第3期66-68,共3页Research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摘 要:“木锁”是青浦船拳中的特殊兵器。船拳多流传于江南一带,常称“江南船拳”。追溯渊源,原是古代船上水战的技击术。[1]青浦区档案馆《光绪三年续志》[2]记载:有少年在船头演弄刀棒者,谓之打船拳。北宋年间,松江知府苏东坡曾提道:猛士操舟张水嬉所咏或亦类是。[3]明代戚继光曾在青浦朱家角的司令部(现城隍庙)指挥操练抗倭军队。在清末民初,曾有南少林武僧,避难朱家角拳村张家埭,有感其村民风淳朴,遂传授几套拳、械的武术功夫等。张家埭村,几百年来,一直有代代传承船拳的传统。[4]“冷兵器时代”,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非金属制成的练武器械,如牛角镋、滑镋、腰菱拐棍、灰耙,还有竹木制的九齿钉耙、板橙、船桨等。木锁作为习武的器械也由此而生。本文旨在通过木锁相关文献资料和文物留存的调研整理,展示其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发展脉络,并由此为切入点对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船拳的传承发展现状做一些跟踪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