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庄佳雯
机构地区:[1]中央民族大学
出 处:《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4年第9期111-113,共3页Fine Arts
摘 要:自绘画产生,画家就在为观者的目光服务,而绘画作为画家精神的载体,往往只是处于被凝视的地位,但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家们,尤其是荷兰小画派的维米尔、印象派先驱马奈等,开始注重画面与观者之间的关系,观者从凝视到被凝视,艺术家使观者从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审视自己的观看习惯,到审视社会的现状,逐步影响了观者的观看习惯及心境,促进了现当代艺术家对画面与观者关系的思考。艺术家在对绘画自身价值的探索过程中,逐步发掘出了画面给观者带来的被凝视感,进而促进了观者的自我审视。以福柯对马奈所引起的观者的目光之变分析为引导,以胡塞尔和梅洛-庞蒂对触觉及视觉的可逆性分析为延伸,发现现当代艺术作品中观者处于被凝视地位的次数更加频繁,马奈的作品《奥林匹亚》就是打破传统凝视趋向的典型例证。对凝视与被凝视关系的进一步探索,能丰富观者通过画面审视自己的角度,使当代艺术家深入且多方面地探索艺术作品所形成的凝视与被凝视这一互动关系,丰富艺术家的创作题材与手法等,发掘艺术创作过程中潜在的角度与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