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文学院 [2]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24年第9期57-67,共11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摘 要:美国汉学家苏源熙的《中国美学问题》借助言语行为理论和德里达、德曼等人的解构主义,分析《诗经》阐释的践言性与规范性特征,力主“《诗经》的讽喻解读”。这一成果深度挖掘两千多年前中国文学批评遗产的阐释潜力,将西方学术传统的“讽喻解经”转换为中国文学研究的“讽喻解诗”,质疑文化相对主义倾向,通过探索中西诗学共具的讽喻阐释方法来确立“比较的比较文学”的理论依据。《中国美学问题》是中西古典诗学当代互释的代表性成果,但也存有某些缺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5.22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