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的温度与深度——以“电路”课程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巧珏 伍群芳[1] 王勤[1,3] 朱瑶丽 

机构地区:[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16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6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江苏南京210016

出  处:《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4年第10期39-42,47,共5页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基  金:202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数字化转型下融入双创教育的‘电工学’课程模块化教学创新实践”(项目编号:2023JSJG441);2024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OBE理念指导下的本科课程过程性考核设计与评价”(项目编号:NR2024021);202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创微平台”建设重点项目“面向‘新工科’的电工电子教创微平台”(项目编号:22JFJC0301)。

摘  要:文章指出了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普遍存在的两个痛点问题,即重政治而轻思辨、重形式而轻内涵,提出了课程思政是教师“自我思政”的教育观点。以“电路”课程思政建设为例,从思政元素挖掘、融入、温度与深度3各方面探讨了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举措。

关 键 词:课程思政 思政教育 温度与深度 自我思政 

分 类 号: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