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薛雪 Xue Xue
机构地区:[1]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地方实践高端智库、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
出 处:《文化遗产》2024年第5期65-71,共7页Cultural Heritage
基 金:贵州省202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贵州地方志所见演剧史料辑录与研究”(项目编号:23GZQN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李开先所作散曲集《中麓小令》,作为其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散曲作品,因独特的风格和体制,在问世之后褒贬不一,其中以王骥德指摘“尽伧夫语耳,一字不足采也”的评语最具代表性。《中麓小令》充分反映出李开先以“金元风格”为尊的意识,其“伧夫气”既体现于散曲中方言、俗语的大量应用,又表现在李开先向民间小曲形式的有意靠拢,更与李开先打破“北人作南曲”的藩篱,采取“北韵作南曲”的大胆尝试密切相关。王骥德的批评虽显苛责,但不乏合理之处,而作此评价的原因,不仅源于二人曲学观念和创作理论的不同,还蕴含着南北文化的矛盾与差异,更随之揭示出明代曲学发展不同阶段的审美趋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