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塔萨论存在的类比:神学美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Balthasar on the Analogy of Being:the Metaphysical Ground of Balthasar's Theological Aesthetic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书峰 Tian Shufeng

机构地区:[1]慕尼黑大学 [2]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  处:《世界宗教研究》2024年第8期92-102,共11页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摘  要:我们如何来理解上帝与世界的关系呢?新教神学家卡尔·巴特(KarlBarth)更强调上帝的超验性、隐匿性、不可知性,否定从存在的形而上学来言说上帝与世界的关系,而天主教神学家巴尔塔萨(Hans Urs von Balthasar)则认为,只有“存在的类比”(analogia entis)才是理解上帝与世界的关系的最好方式或表述途径,因为只有通过“存在的类比”,我们才能避免陷入到对上帝与世界或神人关系的绝对差异论和绝对同一论的案白。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巴尔塔萨认为,上帝与世界的关系既非完全的同一,亦非绝对的差异,而是一种在终极的非相似性中的相似性。本文的旨趣就在于阐发巴尔塔萨是如何在自己的神学著作中将“存在的类比”视为自己的神学美学的形而上学之基础的,尤其是在《荣耀:神学美学》中,因为在他看来,存在的类比就根植在三位一体的上帝的内在生命中、在上帝的道成人身中的虚已之爱中、在基督论中。

关 键 词:神学美学 存在的类比 巴尔塔萨 

分 类 号:B98[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