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世超 黄嘉敏 伍婷 黄国仪 董京科 王方 何清[2]
机构地区:[1]深圳大学医学部,518060 [2]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518112
出 处:《肝脏》2024年第9期1024-1028,共5页Chinese Hepatology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2308100);深圳市科创委面上项目(JCYJ20220530163014032)。
摘 要: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HBcrAg)作为一种新兴生物标记物,在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诊断与治疗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与血清中的HBV DNA以及肝脏内的cccDNA均呈相关性。即使在血清HBV DNA无法检测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缺失的情况下,HBcrAg依然可被检出。值得注意的是,HBcrAg水平的下降与CHB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本综述基于HBcrAg的病毒学特征对预测CHB患者功能性治愈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进行阐述。然而,目前关于HBcrAg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在CHB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仍未形成广泛共识,故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明确其作用。
关 键 词: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 慢性乙型肝炎 功能性治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