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歡歡 He Huanhuan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學哲學學院
出 处:《中国文化》2024年第2期345-362,共18页Chinese Culture
摘 要:清辯是活躍於公元五、六世紀的南亞思想家,中觀學派的實際建立者,一般被尊稱爲“清辯菩薩”。目前公認屬於清辯的著作在漢傳佛教中有波羅頗蜜多羅譯《般若燈論》、玄奘譯《大乘掌珍論》,藏傳佛教中主要流行智藏和焦若魯堅贊翻譯的《般若燈論》、阿底峽與弟子楚成傑瓦翻譯的《中觀心論》及注釋《思擇焰》,其中僅《中觀心論》現存梵文本,這些論著都具有濃厚的哲學與論辯色彩。清辯的學說經由漢文和藏文的傳譯,在東亞世界有着廣泛而持久的影響。本文梳理了漠、藏文史料中有關清辩的名諱、生平、傳說等的記載,考證了多種文獻間的齟齬之處,并對百年來國内外學者的相關研究進行了評述,試圖完整而清晰地勾勒出這位古代論師的世間樣貌,爲進一步了解其論著思想提供更豐富多彩的“背景書”。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37.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