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熊鹰 Xiong Ying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24年第10期84-99,共16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清华大学基础文科发展项目成果。
摘 要:鲁迅的《伤逝》与日本作家森鸥外的短篇小说《舞姬》以及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形成了连锁的跨文化借鉴关系。三者的文体和情节非常相似,都使用自白文体记录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在思想上,三者都表达了相似的现代性后发国家对个人基本权利的追求。《伤逝》并非欧洲文学形式在世界体系边缘结构上扩散的结果,而是19世纪以后全球化进程中跨文化整合的产物。促使连锁的干涉关系得以成立的,是东亚作家的边缘位置以及他们对现代性的追求。鲁迅所处的边缘位置使他获得了更多元的文学资源,得以批判性地建构一个自主的世界文学理想,并在小说形式中镌刻复杂、多样甚至矛盾的思想。《伤逝》反情节的结局展现的正是鲁迅对18世纪欧洲启蒙主义和基本人权的反思,也预示着1925年以后鲁迅在思想和写作上的转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