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郑州450002 [2]河南省中医院老年病科 [3]河南省中医院脑病科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4年第10期2015-2018,共4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8]134号)。
摘 要:黄芪为临床常用补虚药,其应用源流可追溯至《五十二病方》,经过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和发展,其功效逐渐完善,配伍日益丰富,用量与用法灵活多变,应用逐渐广泛。及至清代,汪昂在其著作《本草备要》中明确了生、炙黄芪的功效。近现代以来,黄芪的适用范围逐渐由中医向中西医转变。在黄芪应用的过程中,其适应症逐渐由单一的疽病扩大至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其使用方法也由生用为主拓展为生炙并用,其用量由模糊不清发展到灵活多变,其功效也由笼统发展到具体,其配伍也由单一发展到多样。本文对黄芪应用的源流和演变进行系统梳理,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对黄芪的认识,为黄芪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