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4年第10期2022-2024,共3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面上课题(06-07JP03)。
摘 要:2021年颁布的最新国家标准《经穴名称与定位》作为腧穴定位国家标准的第二次修订,与上一版2006年颁布的《腧穴名称与定位》相比,胸腹部骨度起止点之一的剑胸结合中点下移至剑突尖,将“胸骨上窝至剑胸结合中点为9寸,剑胸结合中点至脐中为8寸”改为“胸骨上窝至剑突尖为9寸,剑突尖至脐中为8寸”。任脉部分穴位的定位需要借助这两段骨度,故最新版国标中这部分穴位位置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移,其中表述发生明显变化的是中庭穴由“剑胸结合中点处”变为“剑突尖所在处”,鸠尾穴由“剑胸结合下1寸”变为“剑突尖下1寸”。基于胸腹部骨度计量和中庭、鸠尾穴定位修改存疑的问题,笔者查阅针灸古典文献、近现代影响较大的针灸著作和实体测量文献等,指出胸腹部骨度起止点的修改和不同骨度实测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分析存在争议,并对中庭和鸠尾两穴的定位依据进行分析,最终认为胸腹部骨度计量和中庭穴的定位应沿用2006年所颁布的国标中的描述,鸠尾穴的定位应遵循古籍记载取“剑突尖下五分”。
关 键 词:国家标准 胸腹部骨度 骨度分寸 腧穴定位 穴位名称与定位 岐骨 中庭 鸠尾
分 类 号:S853.611[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