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高位截骨术中留置引流管对术后加速康复的作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志伟 贾星海 刘国栋 佟磊 

机构地区:[1]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江苏徐州221000

出  处:《实用骨科杂志》2024年第10期941-944,共4页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基  金:徐州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KC22213);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XYFM2021030)。

摘  要: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中截骨创面留置引流管在术后加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23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胫骨高位截骨术的33例患者,根据术中是否留置引流管分为两组。引流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48~63岁,平均(54.73±4.41)岁。未引流组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48~65岁,平均(56.00±4.81)岁。对比两组患者创面甲级愈合率、屈膝达90°时间、去拐完全负重时间、住院天数和手术前后内侧胫骨近端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髋-膝-踝角(hip-knee-ankle,HKA)、下肢负重线(weight-bearing line,WBL)百分比、步长、步幅、步速、大腿周径、关节切线夹角(joint line convergence angle,JLCA)、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结果患者术后随访6~16个月,平均(9.03±2.49)个月。引流组患者创面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未引流组(P<0.05),屈膝达90°时间、去拐完全负重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未引流组(P<0.01)。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间HKA、MPTA、WB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引流组的步长、步幅、步速较未引流组改善更明显(P<0.01)。术后1个月、3个月,引流组患者大腿周径、JLCA、H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至术后第6个月两组间差异逐渐变小。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中留置引流管增加创面甲级愈合率,缩短了住院天数,促进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及关节重塑,减少肌肉丢失,加速术后早期康复进程。

关 键 词:术后加速康复  步态 引流术 截骨术 

分 类 号:R687.31[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