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汪孔丰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23-23,共1页Journal of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明清改朝换代之际,出现了大量的遗民,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引人瞩目的现象。这些遗民,不仅队伍庞大,而且分布地域广泛,几乎遍及大江南北,甚至波及东北亚诸国,这是前朝所未有的。明遗民的相关事迹,在民国初年得到广泛搜集和保存,可见于孙静庵的《明遗民录》和陈去病的《明遗民录》。20世纪90年代,《明遗民传记资料索引》(谢正光编,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版)、《明遗民传记索引》(谢正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明遗民录汇辑》(谢正光、范金民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等著作的问世,为世人展现了2000多位明遗民的坎坷人生与卓异精神。在这个庞大的遗民队伍中,来自皖地桐城的方以智、钱澄之、方文、潘江、张度、姚康、姚孙棐、蒋臣、方授、方其义、徐翥、吴道新、姚文鳌、方中履、方孔时等文士不容忽视,其中一些遗民在明清之际的文学史或学术史上还产生过重要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4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