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金霞 孙向阳 李爱堂 杨希文 祁效林 罗小明 赵万千 ZHANG Jinxia;SUN Xiangyang;LI Aitang;YANG Xiwen;QI Xiaolin;LUO Xiaoming;ZHAO Wanqian
机构地区:[1]临夏州农业科学院,甘肃临夏731199 [2]临夏州人民医院,甘肃临夏731100
出 处:《耕作与栽培》2024年第5期120-123,共4页Tillage and Cultivation
基 金:甘肃省药监局科学技术类项目“甘肃黄芩在临夏地区资源分布调查研究”(2020GSMPA028)。
摘 要:为探究甘肃黄芩在不同产地有效成分的含量,本研究分别从张家川县、泾川县、临夏县、和政县采集野生甘肃黄芩,并通过炮制测定其有效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在生品、酒制品及炒炭品中,黄芩苷含量分别为生品临夏县1533.33 mg/g,酒制品和政县96.95 mg/g、炒炭品泾川县(10.75 mg/g)最高,张家川所产甘肃黄芩有效成分含量较低,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含量为生品泾川县分别为81.26 mg/g、18.19 mg/g,炒炭品泾川县分别18.85 mg/g、13.91 mg/g,酒制品临夏县分别为61.59 mg/g、13.67 mg/g,为最高;张家川所产甘肃黄芩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综上可得:临夏县、泾川县、和政县所产甘肃黄芩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相互间无明显差别,张家川所产甘肃黄芩有效成分含量较低,而四产地甘肃黄芩酒炙品无明显差别,炒炭品临夏甘肃黄芩无有效成分。
分 类 号:S567.239[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