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孝诚[1]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 处:《国际商务财会》2024年第20期68-76,81,共10页Finance and Accounting for International Commerc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受托单位:国家税务总局)项目《中国税收通史》(项目批号:“22@ZH006”)之子项《中国税收通史•明代卷》所撰。
摘 要:明朝税收制度在形成过程中尽管经历了多次改革,但因为税源范畴僵化导致的税收负担畸轻畸重,在其中后期更其加深。其税收制度对社会财源格局和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值得深入研究。明朝中后期的税制改革中,许多改革者的“纳税人思维”颇得民心。顾炎武等明末清初的知识分子,对明朝包括税收在内的政治经济体制问题所作的理性分析不无现实意义。文章同时探讨了中西历史发展中的税收理念差异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指出中国长期实行重农轻商政策,导致社会税负畸形偏狭,社会分配扭曲,社会矛盾激化,而西欧国家则能够及时采纳重商主义政策,推动了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