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再生型旅游发展价值、瓶颈及对策——以湖北宜昌车溪景区为例  

The Value,Bottleneck and Strategies of Cultural Regeneration-oriented Tourism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Chexi Scenic Area in Yichang,Hubei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忠斌[1] 文晓国[1] 孙永福 LI Zhong-bin;WEN Xiao-guo;SUN Yong-fu

机构地区:[1]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中共宜昌市夷陵区委组织部,湖北宜昌443000

出  处:《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44-48,共5页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摘  要:我国的旅游经济已经由服务型经济转向体验经济,最显著的是人们对旅游体验的关注度更强,对文化的关注度更高。因此,各大旅游景区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通过文化再生方式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少数民族所在区域的文化再生产业要实现经济、文化的“双重奏”,应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转型高质量文化产业发展。宜昌车溪通过文化移植方式,虽然给景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开发过程中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文化内涵个案缺失、旅游开发导致文化功能性“失灵”、居民参与度不够、区域竞争优势不突出等问题。通过分析车溪文化再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

关 键 词:旅游 文化再生 车溪 

分 类 号:F590.7[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