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于胎龄儿认知发育高危因素与早期干预实践指南(202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霍言言 龚小慧[2] 王蔚沁 王瑞 张纪华 吴丹[1] 朱江 陈津津[1] 张崇凡[3]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医学部,上海200040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上海200040 [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实践指南制作和评价中心(复旦大学GRADE中心),上海201102

出  处:《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24年第4期241-266,共26页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 Based Pediatrics

基  金: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示范性研究型医师创新转化能力培训项目医企融合创新成果转化专项:SHDC2022CRD012;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高危儿随访管理适宜技术应用试点项目;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技术标准项目:22DZ22035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育健康及妇女儿童健康保障”专项:2022YFC2705203;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项目:14411965200。

摘  要:小于胎龄儿(SGA)儿童追赶生长模式可能是影响后期生命健康的关键因素[1]。但在观察和研究SGA儿童时,临床上常以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同性别第10百分位数(P10)或低于平均值的两个标准差(-2SDS)作为相对公认的判断标准。SGA病因涉及多方面(母亲因素、孕期因素、产时因素和SGA儿童因素)且相互影响,较难产生设计良好和样本量足够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70%~90%的SGA婴儿在生后早期可出现追赶生长[1],但观察和研究追赶生长的视角也较为复杂,如SGA是足月儿还是早产儿?身长/身高、体重和头围哪个更适合作为追赶生长指标?评价追赶效果的最短追赶生长时间,追赶生长结局到多大年龄适宜?不同追赶生长结局(认知、语言、运动、社交情绪与社会适应、学业和社会成就)的评价工具多种且存在异质性等。追赶生长也不总是如预期那样一定是向好的方向发展,在生命早期的关键或敏感时期,“加速”或过快的增长可能增加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关 键 词:追赶生长 病例对照研究 小于胎龄儿 认知发育 实践指南 母亲因素 队列研究 代谢综合征 

分 类 号:R174[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