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空气失效机理与改性策略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佯 陆雅翔 胡勇胜[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90

出  处:《物理》2024年第9期642-645,共4页Physics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批准号:2022YFB240250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研究计划(批准号:XDA040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2394174,52122214,92372116,U20A20336,21935009);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批准号:2020006);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批准号:2022QNRC001);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B2024203054)资助项目。

摘  要: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安全性高等优势,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领域的有益补充[1,2]。正极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钠离子电池体系的能量密度,其中,钠离子层状氧化物(Na_(x)TMO_(2),其中TM主要为过渡金属,x≤1)凭借钠资源的广泛可得性、易规模化生产以及在过渡金属元素选择上的高灵活性(采用成本效益更高的铁和铜替代高成本的镍和钴元素)等特性,具有显著的成本效益,已成为一类主要的正极材料[3]。

关 键 词: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层状氧化物 锂离子电池 过渡金属元素 成本效益 能量密度 失效机理 

分 类 号:TB34[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M912[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