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义与儒家道统--从毛氏父子评改《三国演义》论清初政权的正统性焦虑问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蕾 

机构地区:[1]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明清小说研究》2024年第4期160-177,共18页Journal of Ming-Qing Fiction Studies

摘  要:明清易代之初,多尔衮、史可法的春秋大义之争,南北政权互称僭伪、争夺正统的历史背景,以及康熙二年(1663)永历政权的灭亡,共同成为毛氏父子比附《春秋》、评改《三国演义》的重要契机。其以春秋大义与儒家道统为理论依据,用道德批判与文化反击的方式,借曹魏喻清廷,揭露清廷具有以臣篡君、得天下不正等政治伦理问题,以此质疑并否定其正统性。对毛氏父子评改《三国演义》文学行为的考察,可以洞悉文化高压政策下,以毛氏父子为代表的江南士人既竭力隐藏“华夷之辨”的民族意识,又高扬儒家道统抵制清廷治统,使评改行为呈现出与清廷博弈的强烈文化自尊。其中对仁政、德治等政治理想的追求,既反映出汉族士民无力适应满洲统治方式的集体意识,也为清廷有效构建正统性指明了方向。

关 键 词:毛批《三国》 春秋大义 儒家道统 正统性焦虑 

分 类 号:I207.413[文学—中国文学] K249.2[历史地理—历史学] D691[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