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议人絮语  

Prefac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婧景[1] ZHOU Jingjin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

出  处:《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4年第5期9-11,共3页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摘  要:如同医院为病人而设,学校为学生而创,博物馆则为“观众”而开。公共博物馆约在300多年前诞生于欧洲,200多年前问世于美国,在中国仅100多年历史。创建伊始,它的基本目标是将欧洲皇家收藏或猎奇者储物柜里的陈列品公诸于众,以增进大众素养。此时博物馆与观众尊卑关系明确,博物馆相较于观众高高在上^([1])。自文艺复兴到19世纪后期,知识范式发生改变,为确保实物获得新的认识论地位^([2]),博物馆出现了理性的组织方式——分类和部门,开始致力于收集、组织和展示某个知识门类,进而提出对世界的理性解释^([3])。

关 键 词:公共博物馆 储物柜 知识范式 知识门类 19世纪后期 文艺复兴 大众素养 认识论 

分 类 号:G260[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