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夏柱智 Xia Zhuzhi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出 处:《理论月刊》2024年第10期94-103,共10页Theory Monthl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22FSHB025)。
摘 要:对农民工的研究要从中国本土经验出发,超越西方式身份政治理论,重要的突破是应用区域差异视角,把农民工作为标识区域差异的重要的社会阶层概念,而不是束缚于身份制度的阶级。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农村转移劳动力发生了巨大分化。东部发达地区农村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一般从典型的农民工转变为具有白领就业特征和身份认同的新市民群体,而中西部地区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仍然是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典型的农民工。因此,典型农民工的城镇融入呈现两个鲜明特征:一方面是农民工在家乡进城购房,但同时保持半城半乡的生活方式,城乡有机关系仍然保持;另一方面则在流入地继续保持劳动力城镇化,并不转为当地政府所期待的新市民。农民工的前途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息息相关,政策制定者要精准识别农民工双重的、过渡性的身份特征,保持稳定的农村土地制度,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稳定农民工和乡村的有机联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