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琼琼
机构地区:[1]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人文杂志》2024年第10期108-118,共11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古诗十九首与玄学时代研究”(19BZW001)。
摘 要:《古诗十九首》以高超的写情艺术被广为称道,诗篇将普遍的人情人性落实于个体化之视角,抒写真情实感,追求个体审美情感之表达。其作者还极为重视人格的调适问题,积极寻求时序悲叹、生命无奈等普世情感问题的化解之道,以反思精神为主体情感寻找安顿之处,从而彰显非同一般之当下性和个体性。《古诗十九首》对情感问题的处理,从诗歌创作的层面启引了魏晋崇情思潮。有关情感真实性、个体审美情感以及人格调适等问题的致思方式,又与玄学主流情感理论高度契合。王弼“圣人有情论”、嵇康“声无哀乐论”,以及玄言诗人对“情累”的反思,均可与《古诗十九首》的情感主题或表现产生共鸣。因此,《古诗十九首》成为玄学情感观的诗学前奏。二者合力,推动了诗歌史上缘情论的提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5.16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