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敏 WANG Min
机构地区:[1]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衡阳421002
出 处:《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20-127,共8页Journal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一般项目(21VSZ089)。
摘 要:青年马克思聚焦古希腊两位原子论哲人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比较,让其博士论文研究的原子偏斜说呈现出批判、建构、超越三个向度的意涵。首先,马克思采用“显微镜式”的研究方法,对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说遭遇的历史偏见进行挑战、反思和纠偏,展现了其批判向度的意涵。然后,马克思从本体论、认识论和目的论三个方面阐明和建构了伊壁鸠鲁朴素直观的原子偏斜理论,展现了其建构向度的意涵。最后,马克思在构建和阐发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运动理论的过程中带来了具有本人印迹的辩证系统的原子偏斜说的历史出场,并形成了对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说的超越,展现了其超越向度的意涵。
关 键 词:马克思 博士论文 原子偏斜说 伊壁鸠鲁 德谟克利特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