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梅凯华 陈展鹏 陈楠 丁凤菊 邹彩琼 李兴华[1] 陈斌鹏 陈海萍 叶灼珠
机构地区:[1]黄冈市农业科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2]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武汉430070 [3]英山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湖北英山438700
出 处:《中南农业科技》2024年第10期14-18,共5页South-Centr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AFB031);武汉市农业科学院2023年度创新体系科技强链项目(DSQ202304);黄冈市2023年度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摘 要:为筛选出本地稻蛙鳅鱼生态种养模式下适宜的种养密度,在黄冈市科技示范园进行2年的密度种养试验,研究不同种养密度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黑斑蛙产量的影响。设置2个水稻种植密度,分别为30 cm×40 cm(R1)和50 cm×60 cm(R2),并设常规种植密度16.7 cm×20.0 cm作为对照(CK),黑斑蛙蝌蚪采取3个放养密度,分别为150.0万尾/hm^(2)(F1)、250.5万尾/hm^(2)(F2)和349.5万尾/hm^(2)(F3)。结果表明,稻田养蛙延长了水稻生育期,增加了水稻单株穗数,但降低了水稻的结实率;不同水稻种植密度和黑斑蛙蝌蚪投放密度对水稻产量有极显著影响,水稻密度对黑斑蛙产量影响不显著,但水稻密度与黑斑蛙蝌蚪投放密度共作对黑斑蛙产量影响极显著,水稻密植有利于增产,而水稻适当稀植有利于黑斑蛙增产,以50 cm×60 cm的水稻栽插密度最适合该综合套养模式;此外,黑斑蛙蝌蚪的投放量对黑斑蛙的产量影响极显著,投放量越大,黑斑蛙的产量越高,最终成蛙数越多,蝌蚪投放量最高达349.5万尾∕hm^(2);关于泥鳅、鱼的套养,水稻栽插密度、蝌蚪投放量及泥鳅、鱼苗的投放量对泥鳅和鱼的产量没有明显影响,但宜选择耐高温和适宜小水体养殖的鱼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