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晓健[1] 王国权[1] 王琼[1] 翟水亭[1] Li Xiaojian;Wang Guoquan;Wang Qiong;Zhai Shuiting(Vascular Center,Fuwai Central China Cardiovascular Hospital,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1464,China)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血管中心,郑州451464
出 处:《中华放射学杂志》2024年第10期1092-1096,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基 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省部共建项目(SBGJ202303027)。
摘 要:目前,腔内治疗已成为主动脉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胸腹主动脉瘤、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等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中远期疗效,尤其是随着腔内技术和器材的发展,对于累及内脏区及主动脉弓部分支血管的复杂主动脉病变,通过各种先进的腔内技术治疗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对于升主动脉包括主动脉根部病变,尽管国内外诸多研究机构做了许多大胆的尝试,但临床效果甚微,仍然为血管腔内干预的相对禁区。近年来,随着腔内治疗理念的更新及创新器具的不断涌现,主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适应证不断扩大,并发症大大降低及临床预后持续改善,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关 键 词: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夹层 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介入放射学
分 类 号:R543.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