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柞蚕业的兴衰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佳忆 

机构地区:[1]78133部队,成都青羊区610031

出  处:《四川蚕业》2024年第3期59-62,共4页

摘  要:1743年,乾隆皇帝颁布谕旨,将四川鲁籍官员引入山东柞蚕的成功经验,推至全国范围。柞蚕业在巴蜀发展280余年,几经起落,鲁籍官员倡导并借鉴贵州柞蚕产业发展,形成了系列柞蚕养殖著作,推动了四川柞蚕产业发展。1918年产茧2872.60 t,为四川柞蚕最高产量水平。新中国成立后,柞蚕产业几经起伏,主要受柞林大量减少和技术局限等因素影响,衰落至今。2014年起,四川巴中、广元等地在柞蚕基地建设、品种选育、产品研发等方面又有所发展。对巴蜀柞蚕业盛衰史进行相关研讨,不仅有利于巴蜀蚕桑文化历史考证,也可以积极促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关 键 词:巴蜀 柞蚕 清代 兴衰 

分 类 号:F326.3[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S885.1[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