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帆 王玉玲[1,2] 沈子焕[1,2] 焦林珂 陈琛 张芷唯 崔向宁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出 处:《陕西中医》2024年第11期1549-1552,共4页Sha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973842)。
摘 要:“心肠合治法”起源于《黄帝内经》的“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认为心与小肠经络相连,生理相依,病理互损,且多项研究从“脑-肠轴”、肠道菌群等方面证实了该学说的科学性。双心病病情反复、迁延不愈,病变表现也错综复杂,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双心病的规范诊疗越来越被重视。名中医崔向宁认为,“心主血脉”与“心主神明”之功能均有赖于小肠,临床中心肠合治,收效较好。崔向宁运用“心肠合治法”治疗双心病之心,对临床治疗具有借鉴意义。
关 键 词:双心病 心肠合治 心与小肠相表里 乌梅丸 痛泻要方
分 类 号:R256[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5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