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松 谢富胜[2,3] Wang Song;Xie Fusheng
机构地区:[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2]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3]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出 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4年第5期141-149,共9页Marxism & Reality
摘 要:20世纪70年代,美国住房资本主义兴起。基于城市地租与资本积累分析框架的研究发现,资本初级循环与次级循环之间存在两种逻辑上的对立:一是价值生产与地租提取的对立,二是固定投入与自由流动的对立。住房金融化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两类矛盾,但也放大了金融风险。资本积累过程更倾向于投机性、流动性,使住房成为金融部门核心资产,推动房价暴涨和资产证券化规模扩张,形成地租提取和金融资本主导的金融化积累体制。“住房—金融循环”带来财富和债务膨胀,也导致不平等问题加剧、偿债能力受限,最终引发金融危机。房价泡沫破灭,金融化指标趋缓,不平等情况看似改观,但住房资本主义体制并未就此终结。美国为应对危机而采取的超常规宏观政策、信贷监管规则调整,实际上强化了这一体制。这导致近年来美国房价和未偿债务连创新高,而低收入群体住房严重不足。住房不平等问题再现,引发住房市场结构集中化、住房空间生产高级化、无家可归者激增等新住房问题。中国应从中汲取经验教训,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探索建立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