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惠娴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0
出 处:《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11期166-168,共3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卞之琳是中国新诗史上的一位现代派大家。回顾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诗坛,在席卷而来的现代主义诗歌浪潮中,T·S·艾略特及其长诗《荒原》引起了一阵讨论。在这股“荒原冲击波”中,卞之琳的诗歌创作中对T·S·艾略特的文学接受也是有迹可循的,他也曾明确地表示自己受到T·S·艾略特的影响。据此,文章从“荒原”之风劲吹谈起,以新诗《几个人》为例,围绕诗中极具东方民族文化色彩的民俗风物意象,从“荒原”到“荒街”的意象差别、三次重复出现的“沉思的年轻人”的意蕴、构成“荒街”的意象群三个方面谈《几个人》对“荒原冲击波”的接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