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晓璐
机构地区:[1]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杭州311121
出 处:《理论导刊》2024年第11期63-69,共7页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基 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新时代公民的公正德性及其塑造”(2023N001)研究成果;浙江省一流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项目成果;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文化发展与文化浙江研究中心项目成果。
摘 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代际正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基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自我意识的提高,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索取日益增长,由此导致的人口压力、环境与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的消失、不可再生资源即将耗尽等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代际正义实质上是一种分配正义,强调自然资源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在现实中表现为一种生态伦理,其价值目标是促进人、自然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共生,包括生存权利平等、发展机会平等、资源分配公平和代际补偿原则。为此,必须坚持生态正义观和科学消费观,以促进当代人的福祉与后代人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机会为目标,建构促进代际正义的制度体系,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伦理支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