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怡 Li Yi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 处:《南方文坛》2024年第6期5-10,共6页Southern Cultural Forum
摘 要:巴金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评价经历了阶段性的起伏,从民国时期《灭亡》的影响、《家》的声誉到新中国文学史上“鲁郭茅巴老曹”的大师定位,《随想录》既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又在文学多样化时代被疑作的技巧的缺乏,“讲真话”被判定为肤浅,以及坚持终生的“反封建”被批评为陈旧等,可谓是潮起潮落,与世浮沉。不过,不管巴金一度遭遇怎样的疑问,有一点却从来没有被人怀疑过,那就是他的存在和姿态始终都被誉为是中国文学的“良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16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