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与冗余——试论路翎短篇小说集《求爱》《平原》及其文学调整  

Revolution and Redundancy——On Lu Ling's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Love”and“Plain”and Their Literary Adjustment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祎家 Liu Yijia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中文系

出  处:《现代中文学刊》2024年第3期101-108,共8页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世纪40年代‘大后方’左翼小说中的主体性问题研究”(22120240583)阶段性成果。

摘  要:路翎创作于1940年代的短篇小说集《求爱》和《平原》,学界较少讨论,这两部在文学主题上看似离“革命”较远的创作,在路翎的文学谱系里占据着并非不重要的位置。路翎写作《求爱》《平原》诸篇的1944—1948年,是作家心绪较为沉闷、低抑的一段时期,“知识分子”式的主体经验模式与变化着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之间既饱含张力又互有调整的交缠状态,生产和制造了大量盘结在小说叙事进程内部的冗余之物。这些冗余之物溢出了“主观论”的边界,既构成对革命的多种牵扯,也启发了另一种看待革命与主体之关系的方式。恰恰是在“革命”与“冗余”的多重张力网络之中,路翎1940年代的写作历程及其文学调整中最深的内在性难题得以细腻显现。

关 键 词:路翎 《求爱》 《平原》 “主观论” 主体性 

分 类 号:I207.42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