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6期220-220,共1页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本期“文学史研究”中,郜元宝《从“城乡交叉地带”到“城乡共同体”》一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文学作品中由“城乡交叉地带”向“城乡共同体”书写的转变作了深度现象观察,同时也兼及文学史书写脉络及方向的整体把握,具有鲜明的问题性和启发性。吴秀明的《当代文学史“下限”及其相关史料问题研究》提出了一个对当代文学史研究至关重要的问题--当代文学是否存在“下限”以及“下限”如何确定。通过对“下限”探讨的历史渊源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主张在不确定性中对“下限”范畴的史料进行分类,进一步推进对下限背后所潜藏的当代文学基本问题及观念问题进行关注,对当代文学史的学科完善有着整体性的思考。杨扬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的重构》将茅盾研究放置在系统的文学史研究中加以考察,指出茅盾研究与文学史研究是互相建构的结果,在个体研究与整体研究中架起了桥梁。2024年第5期刊发了李建军的《论周扬与苏俄文学》(上),本期刊发的是《论周扬与苏俄文学》(下),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接续辨析了周扬接受苏俄文学中的误读和顺从态度。丛新强、王光东的《“文化主体性”的文学表达》以“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创作为核心,发现了“十七年”文学中“文化主体性”的文学表达,对文本价值的阐释和文学史的重构具有参考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0.24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