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柳琳[1,2]
机构地区:[1]西安音乐学院 [2]北京语言大学与梅兰芳纪念馆联合工作站
出 处:《戏曲艺术》2024年第5期71-80,共10页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梅兰芳缀玉轩藏‘中国戏剧图案’(1930)校释与传播价值研究”(24BB043);西安音乐学院2023年新增研究生课程项目《梅兰芳艺术研究及学术前沿》阶段性成果。
摘 要:梅兰芳纪念馆珍藏的三万多件文献中,有程砚秋致梅兰芳的亲笔信29封,其中两封涉及“生辰”的信件尤其值得注意。1942年程砚秋上海演出,适逢39岁寿辰,梅兰芳曾赠其亲手绘制的佛像,程砚秋回京后致信梅兰芳表达了感恩与怀念之情;1943年梅兰芳50岁生日之际程砚秋又手写书信,发自肺腑地道出了“二十年厚惠,附骥之名永随”的真情。两封书信不仅再现了1936至1946年间两人的温馨交往与师友情谊,也提供了梅兰芳1938年、程砚秋1943年先后暂别舞台又于1945、1946年携手复出,在京剧艺术遭遇挑战时并肩作战、共克时艰的有力佐证,体现了两位大师对京剧艺术的挚爱和执着,以及在民族危难时刻共同捍卫民族文化的精神风貌。值此梅兰芳诞辰130周年、程砚秋诞辰120周年之际,特以此两封书信的梳理及相关事件的钩沉纪念两位戏曲大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