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邵殳墨
机构地区:[1]浙江警察学院公共基础部
出 处:《戏曲艺术》2024年第5期93-103,共11页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戏曲生态现状与传承发展研究”(24ZD04);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古代包公戏研究”(Y202455833)阶段性成果。
摘 要:包公戏曲形象在明传奇中发生了文人与民间的建构分野,后者在明文林阁刊本弋阳腔包公戏的相关剧目中得到了集中反映。包公戏曲形象民间化的具体建构是立体化的,包括了包公的相貌、个性、勘案模式、戏曲脚色等诸多方面,这些建构主要是基于对元杂剧、明成化词话等作品中既有包公形象的选择性继承和再造。这表明戏曲的民间创作群体具有自身的行动主体性,但依旧表现出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动平衡与契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