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戏曲形象民间化建构的路径探究——以明文林阁刊本弋阳腔包公戏为中心的考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邵殳墨 

机构地区:[1]浙江警察学院公共基础部

出  处:《戏曲艺术》2024年第5期93-103,共11页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戏曲生态现状与传承发展研究”(24ZD04);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古代包公戏研究”(Y202455833)阶段性成果。

摘  要:包公戏曲形象在明传奇中发生了文人与民间的建构分野,后者在明文林阁刊本弋阳腔包公戏的相关剧目中得到了集中反映。包公戏曲形象民间化的具体建构是立体化的,包括了包公的相貌、个性、勘案模式、戏曲脚色等诸多方面,这些建构主要是基于对元杂剧、明成化词话等作品中既有包公形象的选择性继承和再造。这表明戏曲的民间创作群体具有自身的行动主体性,但依旧表现出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动平衡与契合。

关 键 词:包公戏 包公形象 民间化 文林阁刊本弋阳腔 “大小传统” 

分 类 号:I207.37[文学—中国文学] K248[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