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虚血瘀论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余头晕经验探析  

Experiences of Treating Residual Dizziness after Successful Reduction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Dizzi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鸿林 白丽君 韩梦园 王梓丞 任德祥 YANG Honglin;BAI Lijun;HAN Mengyuan;WANG Zicheng;REN Dexiang

机构地区:[1]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730000 [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兰州730000

出  处:《江西中医药》2024年第11期18-20,共3页Jian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西北营养与环境相关疾病中医药防控协同创新中心开放基金项目(ZYXT-24-07)。

摘  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成功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昏、走路不稳、漂浮感等残余症状,属中医学“眩晕”范畴。白丽君认为残余头晕的病机主要为髓海失充、气血不足、瘀血阻窍。在临床上以气虚血瘀型最为常见,以益气活血为治疗大法,治疗选用自拟益气活血汤,遵循补虚泻实、标本兼顾原则,临床疗效显著。

关 键 词:残余头晕 益气活血汤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医案 

分 类 号:R255.3[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